瓠子怎么吃最好吃?
夏天到了,又是吃瓠子的季节了。说到这葫芦可是有个有趣的典故呢! 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带着军队去攻打郑国。他们让士景伯到前线查看地形,没想到却被郑国的大夫叔詹给骗了一顿。叔詹对景伯说:“你们来攻打我们,当然是路上越宽阔越好。我们郑国可没有什么山川河流阻挡你们的脚步呀!” 这句话说得景伯心里美滋滋的。刚想进言劝赵鞅撤兵,不料他话锋一转又说道:“可惜这条宽路并没有直接通往郑国都城,否则的话,你们倒是很容易攻进去。现在你们只能绕道而行了。”
这话正说中了赵鞅的心病,原来赵鞅这次出兵本来是想打劫郑国的粮草,听说郑国把粮草都运到都城附近,准备固守待援。如果绕过都城再去抢粮草,那岂不是要多走好几天的路吗? 听了叔詹的一番话,景伯觉得他似乎真的已经认输了,赶紧回去禀告赵鞅。哪知赵鞅听了这话,怒气冲冲地骂道:“叔詹简直是在放屁!我正要引兵直扑郑国都城,他偏偏说要绕远路。看来他是成心要让郑国打败我方。此人不除,后患无穷啊!” 于是,在一场暴雨即将来临时,赵鞅趁夜色率领部下向着郑国都城急行而来。果然如叔詹预料的那样,大军刚到城下,雨水就瓢泼般落下来。
等到天亮,大水已有齐腰深了。赵鞅不由分说地命令士兵们架起云梯,向城门逼近。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大雨虽然仍在不停地下着,水却不再上涨,甚至开始逐渐退去。 原来,是叔詹利用雨水不断渗入城墙中的机会,悄悄命人在城墙上凿了个洞,把事先备好的木柴堆好,点燃了它。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等到赵鞅得知情况时已为时已晚,他被熊熊烈火围困其中,进退两难。最后,他只好下令砍伐树木,准备制造船只,打算乘船涉水逃跑。 幸好叔詹知道赵鞅是一个爱惜才士的人,因此特意遣人送来一封书信: “晋国有杨杨(言杨)之子,郑国有公孙拔(音拔)。公孙拔善于相马,杨杨擅长射箭。杨杨见猎者射雁,还箭能令其落地;公孙拔见猎者射獐,还能使它倒地。今日之战,非比寻常,我愿与将军各显才能。如我能令将军落水,将军必须放我一条生路;如将军能使我败北,我就放你一马。” 信末还附了一句:“若我不死,他日复面。”
赵鞅看后大笑,提起毛笔在给叔詹的信上回复道:“汝以巧言令智昏我,以假乱真戏耍我。我若不识破你的诡计,岂不愧被你叫作‘饭桶’!今后你如果再敢戏弄于我,别怪我将你碎尸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