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鱼为什么好吃?
“长江水域是生态鱼,黄河水域是化肥鱼”的说法流传甚广,但这句话并不准确、全面。 我们常说的江河生态鱼的定义是指河流中自产自育的鱼类,这类鱼的生存状态与海洋中的洄游鱼类似,在淡水环境中经历着出生、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循环。 这种生态鱼的主要营养成分和鲜美滋味来源于其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自身合成、转化能力),而不是来源于外界供给的养分。能够进行自身分解、合成的水质条件是决定江河流域生态鱼风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很多淡水鱼养殖普遍采用高密度、高流量的增氧方式,这样虽然提高了产出的速度,但也冲淡了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减少了微生物菌群的数量,进而影响了鱼类对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部分鱼类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会通过食用经过处理的饲料来获得额外的营养,这时就会增加消化液中酸碱度值的变化,影响鱼肉的风味。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不使用添加过量药物及化学成分的饲料,不过量投饵才是保障水产品风味特色的关键。 另外,很多消费者会认为海鲜味道更鲜,主要是因为鱼虾等在游走过程中吸取了海水的矿物质,因此口感更好。实际上,天然江河中也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而且不同地区的土壤、植被等含有的矿物质成分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各地出产的鱼类带有不同的风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