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是13个月吗?
关于闰月的来源,说法不一。 一种观点认为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观象授时”和“阴历纪年”制度(即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一月,共大约29.5天;以一年的时间间隔为12个月、共约365天的历法)。
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尽均匀等原因,使得一个朔望月的长度不是恒定不变的,在平均情况下约为29.5306天。这样农历一月有三十天的年份就成了闰年,农历十月有二十九天的年份也成了闰月。 在夏朝时就已经开始使用这一历法来观察星辰与季节的变化了。到战国时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到了汉武帝时期,又进行了改革——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农历之中,用置闰的办法使它与回归年的实际周期相协调。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来源于西方天文理论。 公元前三世纪时,古希腊人已经知道太阳年是1 年,而月球年是12.37 天。他们为了配合阳历,便规定把一个太阳年分成12等分,每份为30天为一个月,4等分为一季,加上余下的天数作为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冬季之末日的冬至(solstice)日。这种日历被称为古罗马儒略·卡尔诺(Julius C?sar,BC100~BC44)所制的儒略历。 这个节日安排得很巧妙:因为夏季之始(spring或equinox)日和冬季之终(winter solstice)日是同一时刻到来的;同样的,秋季之始和夏季之终也同时到来。因此,这四大节都是春分秋分冬夏至日外加冬季之末的冬至,正好是四季八节。 这样的安排当然很好,但它有一个缺点:一年只有365.25 日,比实际的回归年短近1/4 日。所以过125年后就会差一天,必须再增加一闰日。然而,当时还没有发现地球轨道并非纯粹的圆形而是椭圆形以及岁差现象的存在,因此这个缺陷在当时是无法克服的。不过当时的科学家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试图加以解决,他们的方法是每隔二百年就在四节外再加一节,称为“修正节”(leap day or intercalation)来填补这一漏洞。但是经过了一千五百年后,这个方法变得非常麻烦,误差反而更大。后来罗马天主教会决定从1582年起改用新的方法计算,即现在的格里高利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