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苷有溶血作用的原因是?
答主本硕七年药学,博士中药学,现在某药科大学药学院工作。皂苷这个概念比较宽泛,植物来源的称植物皂苷(或皂甙),动物来源的称为动物皂苷(或甾苷);根据其分子里面的元醇骨架的不同,又分为五环三萜皂苷和四环三萜皂苷。其中,五环三萜皂苷在植物来源的中药品种中占绝大多数,常见如人参、三七、远志、葛根等;四环三萜皂苷主要存在于动物类中药材中,较知名的比如猪胆汁、牛胆汁、猴头菇等。 皂苷这个名称中的“苷”字,其实就是“甙”字,二者读音相同,都是 dài音。在古代,“甙”字的字形和拼音都比较固定,所以古人写的药方中的“甙”字,一般都是准确的。但是现代汉语词典把“甙”字归到了另一个类,形声字变成了形旁字,读音发生了变化。于是,那些古代药方中原本的“甙”字,现在就都成了别字了,这些别字的读音按照繁体字来读。在阅读古代方剂文献的时候,遇到“甙”字,需要把它还原成“苷”字,读作 gān音。不过,现在已经出版的正规古书,作者一般都已经纠正了这个错误。
言归正传,为什么皂苷有溶血作用呢? 这就要从皂苷的结构特点来说了。正如 @文青药客 所分享的,皂苷是三萜或甾体与糖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而细胞膜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脂质双分子层,由两条平行的脂多糖链交叉形成,中间的通道被称为磷脂双分子层。生物体内所有需要透过细胞膜的吸收物质,都必须经过这道屏障。
而皂苷的结构特点就决定了其容易通过被动转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所谓被动转运,是指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只要能量供上,就可以主动跨膜移动。对于离子型药物来说,就是易溶性的阳离子或者阴离子通过离子的方式透膜。而对于分子型的药物来说,就是通过单纯扩散的方式来透膜。
单纯扩散是不需要载体蛋白的,自然就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被动转运的方式。 而具有氧化酶活性的药物能够产生自由基,这种自由基具有强亲和力,可以跟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造成细胞损伤甚至死亡。因此具有活性氧代谢途径的药物通常具有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1]。
当然,有的药物可以通过其他机制发挥药效,比如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效果。总之,一个药物之所以能治疗某个疾病,往往是有其科学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