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权何时到来?
“陆权”这个概念是地理学家张广才在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由于铁路和航运成本的降低,亚洲各国应该大力发展陆地交通而非沿海港口,因为从内陆运送的物资成本更低,从而形成“陆权”时代。 当时他提出了两个理论: “铁轨不再只是陆上运输的工具。它是连接海洋与内地、沟通国内经济生活及发展工业的新枢纽。”“海路运输愈多,其代价也愈高;而陆路运输愈多,其代价反而愈低。在现代企业制度之下,利润最厚的贸易路线,不是由海上而是由陆上产生出来的……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深入,商业资本将越来越多地转向‘陆路’;其结果不仅会使美国摆脱孤立状态,而且也会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空前的繁荣。” 这个理论提出之后,受到当时西方国家的重视,尤其是日本,为了追求“陆权”,发动了侵华战争,妄图以武力夺取东北和蒙古的资源和土地。
虽然二战时日本企图以武力掠夺“陆权”,但战后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外交格局的形成,导致了非军事化进程的开始和冷战的到来。新崛起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东欧国家纷纷建立起了强大的重工业体系,在“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下,工业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进步,然而,由于体制和思想的原因,这些地区对市场反应迟钝,工业化过程出现了严重问题。而资本主义世界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反思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恶果,认识到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开始追求与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平竞争”。
在这种大背景下,东西方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斗争,但在表面上却维持着一种“冷战”局面。在这一时期,尽管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冷战”的激烈程度使得他们无法完全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竞争(比如美元霸主在美国一手操控着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因而没能实现张广才所设想的“陆权”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