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五行的“行”字,有道路之意,同时也有运动、变化之义。《尚书·洪范》中说到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在这里,五行就是水的流动、火的燃烧、木的生长、金的肃杀与土地的承载。所以,后世谈到五行,往往以“行其五行,谓之行气”“五脏之气,随天地阴阳五行的变化而变化”来解释。 五行学说认为,天地之间万物都是基于水和火这两种基本的物质构成的。水为阴柔,火为阳刚;水分阴阳,火分炎上和炎下行,正是由于水火的不同特性,造就了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也应该是基于水火两个基本元素构成的。人的性情中应该具有水的柔和、火的热情。只是人在生命中,受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先天之上,又加上后天环境的影响,人和自然界的万物的矛盾和运动形式又有了区分。
人的先天生理性情中除了含有一定量的水火元素外,还有木土金三类元素。因为人是自然界万物之一,属于木土金三类元素中的某一类别,决定了人身上的五行属性。 如果一个人在母体中受到的良好滋养,气血充沛,身体强健,五行俱全,生命力旺盛。即使受到了后天环境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人的体质很可能会偏废一方或几方,但终归是人身的五行俱全,阴阳平衡。
如果一个人在母体之中受到不良刺激,比如母亲情绪不好、压力太大,或者吃了对胎儿有害的食物等,都会导致胎失所养,身弱多病。这样的人,身心的五行往往会缺少其一或几。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好,承受外力影响的几率较小,自身调节机能较强,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不容易出现明显的病象;但当此人精神情志受到较大刺激时,体内潜存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出现功能性失调。反之,一个人本身素质不佳,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轻微的刺激就可能导致功能衰竭,出现明显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