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原因?
这个题目出得不太好,什么叫做“中国减持美国国债” 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2016年开始减少持有美国国债的数量,并不是减持,而是减码 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不足三千亿美元,到目前近四万亿美元。这十几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也是海外资本流入中国的时期;同时也是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时期,通过贸易顺差、利用外资和在岸市场融资等途径,我国外汇储备连年增加。
到了2014年,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四万亿大关,达到40,738.39亿美元。 但自2015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增加了接近1.3万亿美元(注:2015年8月底到2017年3月底,央行增持了约1.27万亿的美国国债),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抑制,国际收支顺差有所收窄(主要是货物贸易逆差大幅收窄)。
由于美元资产的价格取决于美元流动性(美联储加息或降息的预期)和美国经济的走势,与美国债利差和股市的表现关系并不密切。当美联储在加息周期中,美国经济走弱时,通常美元价格会和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保持正相关性,即美债收益率上升,而美元指数也会上升。相反,如果美联储在加息周期中,美国经济强劲增长,那么美元指数与美债利率往往负相关,此时美元指数下降,而美债利率也下跌。只要美国的通胀水平控制在合理区间(2%左右),美联储加息不会对中国产生明显的输入性通胀影响。从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周期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目前,中国仍然持有较多美债,这是出于外汇储备安全以及应对未来可能的外汇波动性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