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很牛吗?
中国核工业,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敢想敢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面临着被西方封锁的严峻局面,为了摆脱对苏联资源的依赖、实现工业的独立自主,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战略性高技术工程被列为国家重大工程,其中就有原子能工业的建设,由此开始了核工业的筚路蓝缕。
当时没有经验可循,更谈不上什么外国技术支援了,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但就是这样,三十万的建设大军历经“两弹元勋”邓稼先等几代人的奋斗,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核武器型号生产基地,并掌握了核炸药、核燃料和核物理等核心技术,为后续核电站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大型商用核电站规划。从那时起,中国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开始了自主研发道路,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AP1000型压水堆,这一机型是目前世界第三代核电站的重要代表之一。
2013年年底,中广核集团宣布,旗下湛江核电工程已完成全部设计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这是我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的核电站,也是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在中国的首次落地。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在巴基斯坦,我国的核电力开发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而在中东,中国核力量也实现了突破,成功向阿富汗提供了民用铀产品…… 可以预见,伴随着国内基建投资的放缓与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有着“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将会把目光转向更高领域的探索,而作为拥有完整产业链的核工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