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字五行属什么?

雷伊凡雷伊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秦古籍中有不少“泼”字,但多数没有确定的意义。 在《尔雅·释言》中,郭注说“泼,放也;今为破字”。 而在《诗经·小雅·四月》中的“胡然惠此良侯”,郭璞解释说“今作‘泊’字”“自汉已来皆用此音”。可见“泼”与“泊”古音相近,可通假使用。 “泼”的本义是什么,历来有不同解释。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泼,击水也。从水、薄声。一曰散。” 也就是说,“泼”字的本义是拍打水面,而“一曰散”则是引申出的另一个意思——“撒开,分散”。

这个意义下的“泼”字,又发展出了新义——倾覆。 这个词在今天已经不常用,但在古代是个很重要的词。比如曹操的著名诗作《短歌行》里有一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其中“匝”就是“周”的意思,整个句子意思是,树干周围转了三圈都没有找到安身之处。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词,形容树木很多,跟今天的动词“环绕”没有任何关系。而这个“匝”字又是如何来的呢?原来是因为它最早是一个动词,即“遍”或者“遍及”的意思,表示围绕着某物走一圈,然后才引申出“周”的含义。

因为“泼”有倾倒之意,所以“洒泼”就逐渐有了倾覆之含义。再如《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了春秋时晋楚邲之战中的一个片段:“晋赵旃求爵焉,三,弗告。”杜预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郑国送晋军回国的时候,经过邲地(今河南郑州北),晋襄公派赵旃去巡视军容。结果他见战败而归的晋军队伍非常混乱,便下马脱去上衣、束紧带子,准备与敌接战,结果被晋襄公遣人制止。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词汇,一是“邲”,这里指邲地;二是“泼”,是指军队因恐惧而走乱。 而这两个词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沛,水涌流也。从水、白的省声。泼,击水也。从水、博声。(原文如此)” 从这段话来看,“沛”和“泼”的古音都很近,很可能都是“pō”。由于二者皆有“水流”之意,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能看到一个同义词,那就是“滂沱”(pāng tē ),其意为雨下得很大。而“泼”的“击水”之意也很可能来源于“滂沱”的“水势浩大”这一特点,正如“滂沱”二字由“水”和“博”组成一样,“泼”也可能由“水”和“博”构成.

优质答主

“水”。 《说文解字》中说,“一水也”;而“清、源、深、浅等等皆与水有关联的词组及词。故“水”或“氵”是“泼”的属性。

“波”与“泼”的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含义相类(都是指水流涌溅),所以古代常将两者相通假借,以表同义词之义,在古文中常通用无别,甚至用今文来表述古文时也会出现混用现象。但此二字毕竟有区别,从字形上就可看出分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