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球队改名字?
其实,中国各级职业足球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的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之初,为了维持各级足协与俱乐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因为当时大多数地区还鲜有像今天一样如此丰富的娱乐活动,希望地方“球迷”支持本地的足球队以便提升本地的城市美誉度,所以那时候的俱乐部名称基本只能是地域+运动项目名称。
后来,随着企业赞助中国足球的热情逐步增加,中国足协也一直在推动职业足球俱乐部名称的企业化进程。2004年之前,俱乐部名称中可以加入赞助企业名称,比如辽宁盖达尔、山东鲁能等。后来为了防止企业“绑架”俱乐部,规定俱乐部名称只能有赞助企业名称。2009年又进一步调整,规定冠名企业必须和俱乐部所在地有隶属关系。2015年,中国足协进一步明确,俱乐部称只能为“地域名+俱乐部名”两部分,俱乐部名称中不得含有商品冠名。
这次中国足协之所以提出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改革,一方面有响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有关深化体育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个别俱乐部的名称过于“扎眼”影响中国职业足球的健康发展,一些俱乐部的名称确实也引起了不少舆论争议。而且像“广州恒大淘宝”这样的名字,放在中国足坛可能还算能接受,但是拿到世界足坛可能真的有些“辣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