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损失是利好吗?
对上市公司而言,若其在定期报告披露前确认商誉减值,往往可以直接反映到年报预告中,对年报业绩形成“预警”,避免正式披露时形成“突然袭击”。
2018年中报期间,就有不少房地产、家电行业龙头提前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使得中报业绩大幅下滑。如格力电器2018年中报营收增速为30.35%,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37.23%,主要是因为公司对凌达公司、凯邦公司、新元公司、铸鸿公司等联营企业的投资,因为被投资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计提大额减值准备;美的集团2018年中报营收同比增长15.0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2.17%,主要即是由于公司根据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中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未来经营展望,增加了相应的投资减值损失。
2018年三季报期间,也有上市公司提前确认了商誉减值,如三雄极光2018Q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3.21%,主要原因即是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子公司爱爱眼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情况和未来经营展望,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2018年业绩快报及预告期间,也有不少公司提前确认商誉减值损失,如金利科技预计2018年亏损20-25亿元,原因系全资子公司咸亨国际因政策影响未来盈利能力无法预期,因此对合并咸亨国际形成的商誉全额计提减值,金额为18.72亿元;中南文化预计2018年亏损18~20亿元,原因即是公司预计对北京新华先锋、上海极光、中南红文化等子公司存在大额商誉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