悌字繁体五行属什么?
“悌”字的繁体字为“悌”,拼音为[tì],五行属性为【土】。 出自《周礼·典瑞》:“王曰:‘兄弟,予其悌听!’曰:‘惟孝、友、悌、顺!’” 郑玄注:“悌者,悌悌然,相敬如宾。”
1.古代对弟弟称“弟”而不称“子”或“少”。 2.引申为“友爱”的意思。 明 张居正 《与齐御史书》之二:“今吾乡豪恶子弟,见贫弱之小民,则欺凌暴虐,呼兄唤弟,无所不至。”
3.又指对哥哥的侍奉。 清 曹寅 《楝亭诗钞序》:“余自七岁侍先君于京师,至十馀岁随父南归,盖数阅兄事。”
4.后专指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对地位较高的人的尊称;也作自谦语。 宋 王安石 《送张仲通赴陕府判官》:“二纪从政方熟寐,一生处世最分明。岂无兄弟相矜诩,唯有诸郎自觉惊。”
5.特指幼弟。 前蜀 杜光庭 《题后》:“三哥行矣勿沾唇,四哥啼时雪满林。”
6.姓。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我乃大梁人氏,姓吴名鉴,排行第四。”
1、悌字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敬爱兄长曰悌”。“孝弟”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孝”指孝敬父母,“弟”指敬爱兄长。如《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 ∨ 毗辅周京。宜其之,亦之。不显亦临,无皋尔(auto)临。届(jiè 节)我公命,施于一德。”又如《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字的繁体字由页(人)、弟、心三个字构成,意思是要孝敬兄长,须从内心出发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去对待兄长。只有内心真诚、善良和关爱,才会出现和谐、安宁和美好。相反,倘若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视兄长为异己,相互猜忌、防范、攻讦、倾轧,不仅手足之情丧失,而且会祸起萧墙,骨肉相残,其结果是兄弟阋墙,家破人亡。
2、由此可以推之、引申,对友人孝悌、忠信、礼仪,推之对族众、国人,以至于普天之下,也应行悌道,善待他人,关爱他人,敬爱他人,这样天下才能得到大治,四海才会升平,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因而,悌不仅是对家庭的稳定、和畅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具有重要意义。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就是这个意思。
3、“兄也,长也,爱也,善也,仁也,孝也。悌者,爱敬之貌。”爱敬之貌在人的形体上就表现在对兄长在行为上顺从,表现在语言上有礼貌、文雅,表现在内心情感上友爱、关心,总之要尊重兄长,善待兄长,使兄长顺心、舒畅、高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