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几个月会咬手?
宝宝在3个月左右开始有意识的咬手指,这个时期被称为口欲期。很多宝宝们都会喜欢吃手,但吃手的后果却因人而异。 有的宝宝只是简单的啃一下,然后继续玩,这样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也有部分宝宝特别喜欢吃手,而且吃手的方式也比较怪异,这种怪异的吃法就很容易导致牙龈发炎,甚至得注射抗生素或者拔除牙齿等治疗手段才能康复。那么,为什么会有宝宝喜欢吃手呢?
1、身体发育的原因 一般宝宝在4-6个月大的时候就会萌出第一颗牙齿,这个时候宝宝开始能够掌握用手捏东西、撕纸、玩手等动作,从而满足口欲。
2、认知能力发展的原因 当宝宝5-7个月时,逐渐开始建立“我”与“世界”的关系,他们通过嘴巴来探索周围的环境,发现手指可以灵活地捏起来放进嘴里,于是就开始喜欢吃手了。妈妈给宝宝喂奶时,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其实也是在享受吸吮带来的愉悦感。
3、心理需求的原因 通常宝宝喜欢吃手多发生晨间和睡前,这时候宝宝可能是出于寻求安慰而吃手,尤其是看到妈妈准备喂饱自己后入睡,宝宝就会通过多吃手来获得满足感。另外,如果宝宝在出牙期间感到疼痛,也会靠吃手的方式来缓解不适感。 那面对爱吃手的宝宝,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1、及时清洗 宝宝吃完手上沾满了食物残渣,不及时清理,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因此父母需要及时的帮宝宝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更要好好清洗小手。
2、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宝宝在入睡之前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兴奋或悲伤,爸妈可以在睡前帮助宝宝洗澡、换睡袋,让宝宝早早进入梦乡。
3、转移注意力 想让宝宝忘记吃手这回事,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他新的事物去吸引注意力。可以给他一个玩具,也可以陪他一起玩游戏,总之,要让他没有空去惦记着吃手这事。
一般宝宝长牙的起始时间是在六个月到一岁半之间,男孩要比女孩稍晚一些,出牙早和晚并无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父母发现宝宝在三四个月时就出现了流口水、吸吮手指、手指放进嘴里后感觉高兴等现象,以为是宝宝长牙的信号,其实这些现象在宝宝很小的时候都可能出现,不能完全作为长牙的依据。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他的吸吮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这时手指放到嘴里,他会非常高兴的吮吸,甚至出现咬手的动作。一般从4、5个月起,父母就会发现宝宝喜欢咬东西。但这个阶段宝宝会磨练用舌头探索外部世界,碰到什么东西都会放到嘴里舔一舔,所以咬手的宝宝并不多,大多数会持咬咬玩具或者磨牙饼。
训练宝宝不咬手
宝宝的探索行为是随着月龄增长不断发展的,他从只认识自己的手到认识身边的事物,从不会抓握到手眼协调等,因此如果您的宝宝到了八九个月还经常咬手,就需要考虑一下是怎么回事了。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知道把手伸到眼前,他咬手有可能是他发现手除了抓东西以外,还可以咬;或者他在用这种方式探索自己的身体;或因好奇或其他原因。无论怎样,父母都需要耐心的训练他。
在发现宝宝咬手后,如果他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可以将手拉出来,轻拍一下以示提醒。如果他意识到自己在咬手,但还觉得很有意思继续咬下去,可以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磨牙饼干或玩具,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他哭闹着不撒手,父母可以尝试用和他做游戏的方法把他的手吸引过来,当宝宝把手放在桌面上或其他地方不再咬手后,要及时表扬。当父母发现宝宝有进步时,应该欣喜的抱起他,并说“宝宝不咬手了”,经常这样强化训练,就会使宝宝逐渐忘记咬手的习惯。当宝宝哭闹时,父母不要急躁,以为是自己没训练好,一定要明白,改变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坚持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