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真正五行属什么?
银子,即银器(银的金属制品)。《本草纲目》云其“性味甘平”,《本草衍义补遗》云其“味辛微寒”;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菌消炎、延缓衰老、保护肝脏、净化血液、调节免疫等功能。 古人用银作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历代医药典籍对银的药理作用多有记载。如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中,在介绍用醋煮黑豆以治脚气入腹肿等病时,指出“若先热后凉者,服之必愈”,并认为这是因为“黑大豆性味甘平,虽有冷热,其效不丧也”。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阐述了银的临床药用价值,将其列入“本草”之中。同时指出:“今医家用金银花,或单用银花,或用银花、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入夜喝1碗,次日早晨吐出恶物,药力即效。此药治咽喉炎、喉痹、口舌生疮皆有特效……”。
清代张璐的《本经逢源》中也有类似记载:“银花,入阳明、厥阴血分。凡痈疽诸毒,发背、疔疮、瘰疬、乳岩、喉痹、目赤、鼻衄、吐血、痢疾、便血、斑疹、紫黑风核,皆能消灼。故古方多用金银花煎汤漱口,含漱法亦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中医中药得到了快速发展,银的医疗功能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在50年代编撰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药卷》中,将银列入“药物”篇,介绍了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60年代出版的第一部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公布了银的标准。此后多次修订的《药典》,均载有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逐步发现了更多有关银的医药功能。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为中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其中,2015版《药典》较之上版增加了7种药材及54个饮片品种,修订了98条内容,增加了125个鉴别项目,对原标准中没有描述的性状、鉴别、浸出液等进行了规范规定。
作为传统的中药,银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认可。通过现代科学的检验和方法,人们发现银除了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外,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突变、抗血栓、降血脂、降血糖、减肥美容、预防动脉硬化以及其他肿瘤疾病等多种功效,已成为国际上最受欢迎的天然保健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