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债务国家吗?
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中国当前的债务水平处在合理区间内。 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口径,政府负债率(政府资产负债总额/GDP)低于60%属于“低水平”,超过130%属于“高风险”。目前,我国这一数值为49%,相比发达经济体普遍在80%以上而言,处于较低水平。
其次,从微观层面来看,我国的债务风险主要存在于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 根据审计署发布的《2017年金融审计结果》显示,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5%,127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整体较好。同时,报告也指出,个别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依然较高,需要高度关注。 而地方政府的负债率已经高出央行公布的60%的警戒线,根据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487亿元,其中,中央部门支出67524亿元,同比减少6%;地方财政支出116963亿元,同比增长6.2%。
最后,从结构上来看,我国当前的外债规模可控,并且具有比较优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报,2017年末,我国外债余额2.1万亿美元,仅占GDP的26%,明显低于美国(约110%)、日本(约220%)和印度(约70%)。2017年我国外债利息支出875亿美元,仅占GDP的10.6%,同样远低于美国(约30%)、日本(约16%)和印度(约8%)。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对外净资产说明中国是一个债权国。然而,与以股票为代表的直接投资收益率较高不同,低利率外汇贷款和国债收益相对较低。中国的对外净头寸主要由这些低收益率的证券组成,中国从其外汇储备中获得的收益有限。
因此,中国是真正的债务国,而不是债权国。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目前的进口需求和资本支出规模,使得中国更类似于一个负债融资的投资平台,而不是一个债权国。这种负债性质不仅在当前是必要的,而且可能是中国未来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对中国来说,保持汇率稳定,使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持有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货币贬值将降低国外资产价格的人民币价值,增加国内债务成本,损害经济增长,并降低中国人实际生活水平。这和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从投资转向消费是一样的。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积累了大量债权,在1985年初日本拥有相当于3.7个月进口额的净国外资产。同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日本变成债务国,随后投资减少,消费水平下降,经济陷入长期疲软和通货紧缩。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中国拥有巨额国外资产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并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一个拥有巨额国外资产的国家,其货币通常受到外国人的欢迎。因为它的货币是一种硬通货,持有这种货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如持有美元、欧元和日元。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要求中国维持一个巨大的净国外资产存量。
总之,中国维持净外汇盈余符合国家利益,因为盈余将提供持续的净外汇头寸,增加实际收入,提高国际地位,支持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