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中国是传销吗?
产融中国是不是传销?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不过问的主子可能不太对。因为产融中国的模式,不是靠拉人头,靠发展下线来获利,不控制参与的人的财产,当然也不存在骗钱的问题。所以,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产融中国算不上是传销。 但如果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那又另当别论了。 因为所有的商业模式,最终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有纷争,就可能带来伤害。
在产融中国的运作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引发一些争议。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资本和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 这个分配的过程其实非常清晰—— 首先,要承认,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人做“先行者”,这种“先行者”往往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付出很多的代价。正因为如此,我们往往给予“先行者”一定的补偿。这个补偿往往是基于他所作出的贡献而不是他个人的需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村子需要通电,需要先修一条电线杆,然后拉线,最后是接电。那么,第一个动土挖坑的人,就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最后电没有通到他家,但他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其他几个人平摊他的劳动所得(实际上可能不会这么公平)。 其次,既然“先行者”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他就自然有权优先获得回报。比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是第一个完成探索的人,因此他有权利要求自己获得的奖励比其他吃螃蟹的人要多。尽管他对这个奖励的贡献可能不是最大的。
每一个后续跟进的人,对于整个项目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前面已经有人趟出了道路,但后续的跟进者仍然有可能功亏一篑。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风险,所以后面的人也需要作出自己的贡献才能获得奖励。 最后,再回到最初的分配问题上来。无论怎么样分配,肯定都会有不满意的一方。这种分配的不平均,可能会导致第三方介入,导致分配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 如果从人性的角度来观察这些问题的话,那可就有意思了。因为人是趋利避害的。谁都想多占小便宜。谁都害怕自己吃了暗亏。所以在利益的分配上,就难免出现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情况。 如果利益双方的实力悬殊不大,那还好办。大家彼此互相牵制,还可以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但如果一方实力很强,而另一方很弱,那就意味着强者可以利用优势地位,肆无忌惮地掠夺弱者的利益。这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