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耳光馄饨在哪里?
说一个冷知识,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位于茂名北路的这家“耳光馄饨”是上海唯一获准保留至现在的老字号“三丝面”店。 之所以说是“三丝面”店而不是馄饨店,是因为“耳光馄饨”原先只卖拌面——“三丝”指的是虾仁、肉丝和蛋皮丝;而原来的汤面早就改了名字成了“雪菜百叶包”(所以如果来晚了或者不来早了,可能就吃不到了)。
“耳光馄饨”最早叫“桂生春”,是家小馄饨铺,创始于1913年,创始人叫做季绍芬,小名阿桂,于是就有了“桂生春”的名字。 它位于静安寺附近,当时属于租界,因而受到西方人喜爱,很多外国人都过来吃。因为价格公道,馅料新鲜足量,而且口味佳,因此大受欢迎。
由于外国人爱吃烫食,而一般的馄饨馆子很难做到这一点,于是“桂生春”为了迎合外国人的习惯,就采用了煮好冷却后加料的吃法。但这样也会带来问题:食材不新鲜或者做工不仔细的话,容易出纰漏。 有一次,有一位外国女士在点了一碗三丝面后,提出抗议,说自己吃的面条里有头发。老板娘仔细一看,还真是!于是赶紧让师傅重新制作,并将做好的三丝面送给这位顾客享用。
不过“桂生春”最出名的还不是三丝面,而是猪油麻花。用酥脆的油条和甜甜的酥饼搭配热乎乎的豆浆,简直是绝配!只可惜现在这家店早已不在了,而新开的“耳光馄饨”虽然也卖猪油麻花,却已经没有了当年那股酥脆的口感…… 对了,“耳光馄饨”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奇怪的名字呢?据说是因为过去流氓地痞经常会到这家店吃霸王餐(蹭饭),一桌子饭菜被他们胡乱甩得满桌都是,店家无奈,只好将刚刚煮熟的馄饨连汤带水往“混蛋”脸上泼去,“混蛋”吓跑之后,为了自嘲便将此称为“耳光馄饨”。啧啧啧,这生意做得……啧啧啧,真是一出千古绝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