澋五行属什么?
澋,读音jǐng、hòng,笔划13,部首氵,五笔IYTQ,繁体澋,康熙字典笔画13,字库笔顺编号44253135544554。
【字形】:上下结构; 【字体】:曾用字“泓”;现代简体字由“洪”简化而来 [2] 【义】:水势激荡的样子。 【例】:《广雅·释水》:“澋,涌也。”王念孙疏证:“《尔雅·释言》‘涬’与‘涬涬’同。郭璞注《尔雅·释天》‘冥漠’曰:‘亦作“涬溟”。’是‘泂’‘汫’即‘泂泂’‘汫汫’之转,皆水流貌。《诗·小雅·沔水》笺文‘沔’亦作‘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荀偃命士縠攻晋,曰:‘彼淖洳,我涂潦。彼洸洸,我泱泱。’杜预注:‘淖洳、涂潦,水涨貌。’《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问焉,曰:“山川之美,奚如斯?”’赵岐注:‘洸洸,水深波动。’”据此知“澋”“滢”“泂”“汫”均表达水的动态,而其中“澋”古音近“宏”,所以“泓”“泓涌”等词又引申指“盛大”。 关于“泓”字的这些涵义,多见于金文及战国文字中[6][7] 。 “潨”字从丰(水),从从(竹),表示竹木丛里的流水,本意为“水激石而出声”,后因声似而表意,借代指“声音”。再后,“潨”的引申义又特指“乐声”;又因为“声”和“音乐”在古代经常互训,所以“潨”又转指“音乐”。 可见古人造字是很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