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在五行中属什么?
按《说文》解释,“跃”从足从夭,意为跳跃时脚先着地的动作像夭屈的样子;又从足从俞,指跳跃的动作与行走或奔跑相区别。 《诗经·周南·芣苡》有言:“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这里将芣苡比喻为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而“采”“有”两字都从“又”(手部),表明这种植物的收获需要用手采摘,显然并非是一种跳跃的采摘方式,由此可知“跃”中的“夭”并不是其本义,而是借用的字形。那么,“跃”的原义是什么呢?
“跃”的另一种写法是“躍”,从足从穴,这里的穴就是洞穴的意思。据《汉书·王莽传上》载,有人上书王莽要求建立新制度,并建议设立十二阶爵位,以反映社会等级差异,其中有一等叫做列土封侯,意思就是受封者可获得一个诸侯国,并获得一个由天子专门命名的邑地作为食邑。这个封号的命名规则很有意思——天子以“岳”为名,诸侯则以所封之地名为名加上一个“岳”字来表示,例如南阳郡西鄂县有“鄂君丘甲”碑,该地原为鄂国,因此称为鄂地。再如楚国的都城鄢郢就在今湖北宜城东北,因地处鄢水与颍水交汇处而得名,因楚国是以熊姓为氏,所以又称熊渠。
“”的本意是指人从山洞里跳出来,而不是从地面往上跳跃。后来人们根据这一字形创制出了“跃”字,用来表现人的向上运动情况,但“躍”却没有被废除,只是不再用来描述人的跳跃了而已。不过我们还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今天常见的“越”字、“躍然”中的“躍”仍然保留了原来的读音yù,再比如《诗经・小雅・车舝》中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句子,其中的“關”和“難”都是後来的字形。
“跃”的本义已经很难考证了,但它与许多动词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它们都与人体有关,同时又有向上或向前的含义——“踊”与死有关,“踊”原本是丧礼中的一种礼仪,要穿白鞋,类似于今天的素服;“跃”则多用于形容兴奋激动的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