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租租界在哪?
关于上只角,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上海开埠后最初的“租界”。 上海在明清时期属于松江府,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黄浦江南北两岸及毗邻地区(今属虹口、静安、长宁和杨浦四区)。在上海县城北门外,有所谓“九里弄”,是旧时指代城内贫民区的术语;而在南门外,则是旧仓街,这里曾是旧货市场,也是贫民区。
1843年英美租界设在这里以后,这里逐步发展成英租界的繁华市区,由于位于北苏州路附近,又被称为“上只角” 。与之相对应的,被黄浦江和苏州河环抱的西南区域,则是“下只角”,那里是旧上海的外滩,后来建成人民广场,再往前,直到北苏州路的旧闸北区,则一直是穷人的聚居之地。
1956年后,上海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内环建设,把原先相对隔绝的几个区域,通过建桥修路的方式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今天上海的“内中环”。 “上只角”“下只角”的称谓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不过,作为一个曾经的地理概念,它还是留在了一些地名中,比如石门一路到石门六路(原石门二路),以及石门二路附近的石门一村等等。这些带有“石门”二字的街道名称,均源于石门一路至石门六路之间的一段石库门里弄住宅。 南京西路一带也有不少与“石门”有关的街巷,这是因为在近代上海,这一地区和静安寺周围,曾是石库门房屋最密集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