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五行属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释“稚”是:幼也,从儿,之聲。本义为幼小,儿童,引申指草木初生的样子、植物幼苗等。 《周礼·天官·内司服》有“掌王后之六旂”句注曰:“稚,小儿未冠者所旌也……稚旗,孺子旗也。”可见上古稚与孺通用。 “孺”在甲骨文中为象形字——一人跪于地上向长者行礼;金文加“儿”成为会意字,表示小孩子对长辈恭敬的样子。 战国文字的形体基本延续金文的写法,秦隶开始作“孺”,小篆继承并发展秦隶的写作形式。
楷书中“孺”写成“孺”后,便和“稚”分家了。但后世常用“稚”“孺”合用代称孩子,如“稚齿”(年幼)、“黄口孺子”(幼儿)。而单独用一个“稚”字的用法就比较少了,大多情况下作为姓氏来使用或用作地名和人名。 比如宋代有个著名学者叫朱熹。他的祖父名“元晦”,字“仲晦”——元代晦暗的意思,元晦连起来读就是“元晦”啊,所以元晦又号“晦庵”。至于仲晦,则是因为排行老二,故名仲晦。不过后来,人们习惯叫“晦翁”而不叫“仲晦”了——“晦翁”之名来源于他曾经居住过一处寺庙,名为“考亭书院”,因书院中有一潭水,晦暗不明,故人称“考亭潭”或是“考亭湖”,而他自己则被称为“考亭先生”,后人则简称他为“考亭”,再进一步就成了“晦翁”,这就是“晦翁”的来历。 除了“晦翁”外还有一个别号叫“稚溪”。关于此号的来历,史书上有两种说法:一说因为朱熹幼时曾流寓婺州兰溪,其地有水名“稚溪”,因以自号;还有一说是因朱熹少时寄居福州永福里延寿寺,寺中有井,名“稚泉”,于是以“稚泉”为号。
无论怎样,这个“稚溪”就逐渐被人们用来称呼朱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