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中药有消炎作用?
中医古籍中,“炎症”病名首见于清代名医徐大椿所著的《内经类编》。书中提到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乳腺炎以及急性结膜炎等病症均属于“发炎”范畴。 明代医家张景岳也曾指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致。此气与人相生,不可断绝……此气在人,随经络内陷,营血俱病,其气渐消,其病轻浅;若其气盛,则营血不能遏,而病势遂烈……”这是现存文献中对“炎症”较为确切的描述。 清·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中指出:“凡人周身之内,皮肤之内,五脏六府之间,处处皆有瘀血。然其上下左右,更无定位,或左或右,可散可聚。其常病者,不过赤肿疼痛而已。”对急性炎症反应过程及临床表现做了详细的阐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现代医学角度对“炎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研究为中医药防治“炎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很多中药材都具有抑制慢性炎症反应的作用。如黄芩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金银花能够显著抑制多种细菌、病毒及原虫感染,缓解各类炎症反应;连翘不仅可以消除细胞内的细菌,还可以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蒲公英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而起到抗炎症反应的效果等等。
随着现代药学的发展和中药新药的不断研发,越来越多的抗炎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系统炎症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