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霜有什么作用?
“樟脑霜”其实是民间对苯二酚(PPD)霜的俗称,是由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的非处方药(OTC),最初用于皮肤真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近年来还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对苯二酚(p-Phenylenediamine,简称PPD)。 PPD是一种白色至浅黄色粉沫或结晶,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能透过角质层,迅速穿透皮肤进入体内发挥作用。它具有抗过敏、抗炎、杀菌、止痒之功效,还能调节免疫状态,因此对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都有一定的疗效[1]。 还有研究证明,PPD具有抑制组胺释放、拮抗变应原、抗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等药理作用,从而阻断湿疹发病过程中的各种病理损害[2,3]。
目前,我国应用PPD霜剂治疗各类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文献已有多篇报道。 研究者采用不同浓度的 PPD制剂外用治疗急性湿疹患者,发现PPD对多种致敏源引起的急性湿疹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对慢性湿疹患者,使用PPD也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药物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产生 [4,5]. 有研究发现,对于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儿,在使用氯雷他定的同时联合应用PPD软膏,两者协同作用可显著增强疗效,并能降低单用氯雷他定带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
还有学者将 PPD与中医外治法联合运用治疗湿疹,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其机制可能与PPD调节免疫功能,进而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比例,最终实现对肥大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作用的抑制,从而减少组胺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PPD的作用机制较为明确,毒性作用较小,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 对于血清中对苯二酚蛋白(Serophenol Protein,S-PPD)抗体阳性者,使用PPD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轻则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则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 所以临床上应该先进行特异性检测,判断个体对其是否存在免疫反应,以免发生严重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