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五行属什么?
先引用一段百度百科内容: 五行(wǔ xíng),又称“五德”、“五性”“五常”。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源于远古时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元素构成的,其运行规律是相生相克,由此循环往复,形成不断变化。这种观点被引入中医理论后,便成了中医基础理论之根本,同时也影响了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理论之中认为,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分,且与五行相对应。其中: 阳性体质之人,多热,多亢奋,容易激动。 阴性体质之人,多寒,多疲惫,常沉默。 介于二者之间的,是阳阴偏盛或者偏衰造成的偏激体质,如阴虚内热,阳虚自汗等。 除了上述对体质的影响之外,五行还对应着五个不同的季节——春季属木,夏季属火,秋季属金,冬季属水,每年循环一次。
在一年之中,人体也应该随着自然的规律而变化,比如在春天应该让肝气舒展,在夏天让身体发散阳气,在长夏祛除体内的湿气,在秋令进补同时注重养肺,在冬季适当闭藏的同时注意补肾。
再来看看湖北省的地理位置。 它的西部和中部是群山环抱,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穷乡僻壤”之地; 它东部则是长江与汉水冲积而成的江汉平原,在古代被称为“鱼米之乡”。
这样一个西高原东平原的结构,恰恰对应了中医所说的“形"。 湖北省的地理环境也注定了这里的人们会更有可能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做出相应反应,也就是更适合养生。 再来看看传统中医对于“养”的具体建议。
《黄帝内经》中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的“法于阴阳”就是指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冷盛夏,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可以像湖北人那样适应地形气候的变化,再加上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