罽的五行是什么?
“罽”,拼音[ jì ] 。从巾,从赤;“赤”亦声。本义指红色丝织物或织成的地毯等。《说文》:“罽,以绛地染缯也。” 古人用“缣”“绫”“纱”“绡”“罗”等不同织法、不同材质的丝绸制作成各种不同的衣服和纺织品。“缣”是双经双纬的细绢,可分为“熟缣”(染色后经过漂洗的)和“生缣”(未染色而仅加渍染的,也称“湿缣”)。“绫”是有花纹的缣,花纹为“刻纸似的菱形”,有正纹与斜纹两种。“纱”是以纺纱的方法来命名的,有细纱、粗纱之分,但“纱”是无纹的。“绡”即薄纱,多用来制裙。“罗”则是重量介于纱与绫之间的丝绸。
至于这个字在古文字结构中的形变过程,就不附上图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参看《说文》。 现在谈谈“罽”的涵义扩展。汉代开始,中国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罽宾国”就是汉时由月氏(在今阿富汗北部)国衍生出来的国家之一。《后汉书·西域传》中有“罽宾国”条目,李贤注:“罽宾,国名。亦作耆宾……出好羊,颜色如凝。”也就是说,这种“好羊”是用染着红色的细绢做成的,显然是一种装饰品。又因为这种红绢色彩鲜亮,如同火焰一般,所以后来“火焰”二字成为这种饰物的代名词。我们到现在还常用于形容“火红的旗帜”(例如“红旗燎原”)、“熊熊燃烧的火焰”(例如“一团烈火”)等等。
我还想到另一个与古代丝绸有关的词——“锦”。关于这两个字的源流演变,也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这里不再赘述。只是我觉得有意思的是,“锦”本来也是表示印染技术的一种丝绸——先染后绣。但后来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弱化,最后只保留了“刺绣”的意思。我想,这很可能是因为“刺”比“染”更容易让人理解刺绣技艺的过程。于是,原先的“锦”变成了“精美的刺绣”,而我们今天说的“锦绣”一词则成了“精美的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