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属五行属什么?
红,这个字本身就是会意字:从糸(mi)从丁,即丝线系着刀尖之意,所以红的本意是刺破布帛而出血的颜色;后引申为鲜血的颜色、喜庆的的颜色等义。 《说文》解:“红,朱也。”朱,赤心树,也就是心中充满赤诚之心的树木。
由此看,“红”是一个“从心”的字,表示人的主观认知和情感取向;“红”又是一个“工”字形结构,表示“工巧”“功夫深”的意思——这是古人对色彩观察的结果,他们认为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特征:如青色的天空,黄色的土地……而红色的本质就是血,这既表现出它的热烈与浓烈,又暗示出它的易逝与脆弱。 从古文字来看,无论是甲骨文的“红”还是金文的“红”都是“糸+丁”的组合,可见在殷商时期就有“红”这种颜色了;但许慎在著述《说文解字》时,却把“红”归入“石部”而不是“丝部”——这就说明到了小篆时代人们已经普遍把朱砂当做红色的颜料了,而且用矿石作为制作颜料的原料也已经是当时社会的共识:秦代统一六国后就规定了以丹沙为“赤色”。
其实在中国古代,除了“朱砂”作为主要的矿物染料外,还广泛使用矿物或化石制成的各种颜料来染色,例如土黄、赭石、石绿、石青等等,这些矿物质本身也是具有颜色的,但是很难直接用作绘画或者染色的原料(因为它们往往很脆弱且容易褪色),必须经过研磨、淘洗的过程才能被制成可用的颜料。 而将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物磨成粉末再加以调和使用,正是中国古代绘画颜料的一大特点,因此中国的绘画也被称为是“丹青之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早期的文献中还有另一个用来描述颜色的“红”字——“纁”:
《尔雅·释器》中有言曰:“纁,浅绛也”,郭璞注:“今人用绛染缯者谓之纁”;东汉应劭所撰之《风俗通义·正失篇》中也提到过这件东西:“纁,浅赤色也"。根据这两段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代社会中有一种叫做“纁”的红色颜料是比较流行的,它虽然不及朱砂那样鲜艳夺目但却十分耐久稳定:
关于“纁”字的起源问题学界历来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来自于“昏”,也有人认为它与“”有关.不过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则是来自“玄纁”一词,也就是说它原本是用来形容黑色与红色相间的衣物的两种基本色号而已.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古代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陶俑上看到这类服饰的影子--只是现在很少有人穿这种衣服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