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忍住不打战?

席梓翔席梓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王守春 说的很好,再补充一些。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虽然总体文治武功远胜同时代的欧洲和近邻日本,但对外战争也远没有达到“横扫天下”“所向披靡”的程度。宋元以后更是出现了“弱宋”、“软蛋王朝”的自称。明末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帝自缢前说“朕死,无面目见祖宗!”清军入关后南明诸多政权依旧存在且战斗力很强(川陕地区南明部队对抗清军多年并不断给清廷以重创)。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更是有直皖战、直奉战、第一次蒋冯战、第二次蒋冯战等等,胜负参半甚至还有过平手的记录。至于抗日战争更是打了十年,可以说对外战争尤其是大型战争是伴随着近代中国的全部历程的。 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案例,比如西汉与匈奴、明代倭寇之战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但这些案例多属于被动防御型且无重大伤亡。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到了现代,国家机器高度现代化之后,战争的形式与古代也大不一样。现代战争是系统与系统的对决,而不是单纯军事力量的比拼。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的斗争无处不在。所以说现在的战争已经越来越“软”了。 既然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如此变化,那么我国为何还要坚持发展武备甚至不惜与美国撕破脸也要建立自身在战略上的震慑力呢?

我的看法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的今天,武力被“软”了,但是“硬”的力量依然存在。任何以文明姿态出现的侵略行为都不能彻底抹杀战争的残酷性。美国作为世界上头号强国依旧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并且通过发动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证明其依旧拥有暴力终结他国政权的能力;欧盟和俄罗斯虽实力不足,但也都在各自的核心利益上展现出一定的武备意向(欧洲联合舰队、乌克兰危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仍然生活在“硬力量”时代,而且这种“硬”会长期存在下去。因此保持自身的武力威慑力并不为过,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显得十分必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