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行》应读什么音?
在介绍五行的基本性质和作用之后,现在来看看有关“行”的问题——这个汉字在现代汉语里到底念什么? “行”在古代有xíng、háng以及hàng三种读音。
今天我们讲的五行,主要是来源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其中提到“肺合大肠,脾合胃,肝合胆,肾合膀胱。五脏之气,各合于五味。五谷之味,各有所发。”这里的行就是走的意思。所以读xíng。 除了五脏之外,这里还提到了六腑。所谓腑,就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意思(参见《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所以,与五脏相配合的六腑的合字也读xiěg。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到西汉时期。汉唐以后的医书中,对五行及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这些书籍大多认为,行应读hàng。比如王冰注《周易》就认为:“行,犹道也……故从干。”(《周易正义》引)宋人赵彦卫在注释《周礼·天官》疏中说到:“行,读如衡。”(《周礼正义》引)清代学者马骕在著作中也写到:“行,道也。从干,象形。本读作衡。” 那么这些古代典籍为什么要将“行”读作hàng呢?这是因为古人造字的时候把“行”字理解为“道”字的初文。而“道”在古代读作hàng。
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就对“道”的字形作了详细的解释。他说:“道,所行之道路也。”“行”字的字形古字古文都是一样的,都写成“○●○”,其中“○”表示路。“●”表示人在走。因此许慎解释道:“道,径也。”也就是说古人造字时认为行字像一个人走在道路上。既然像路,那自然就应该读作hàng了。
事实上,现在南方不少地区的人们仍然把“行”读作hàng。1965年《普通话入门》一书中就把“行”标注为huángh。然而这并不能代表这个字本来读huānɡ。 我比较认同马骕的解释。因为行字像路像道,固然没有错;但古人也有可能在表达行走的含义时使用行字。如果仅仅指小路,用行字显然不合适。所以我认为,行字可能同时表达了两种含义——“走路”以及“道路”。只不过“道路”的这个含义在使用时比较少,且多用于抽象概念。于是古人就给它单独造了一个“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