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五行是什么?

薛贺明薛贺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中“蔚”字条目下有一段关于其含义的解释,其中就提到了蔚与五行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段记载可以认为是在解释蔚的本义(在段注中说“此蔚之正训也”),也可以认为是对蔚字“五方”、“五时”含义的来源或来源之一的一种解释。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

1.如果《说文》中所说的“五方”“五时”的含义指的是五行,那么它们和传统的五方的概念有没有联系;如果有,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如果没有,那为什么《说文》会将这两个意思赋予同样的字形呢?

2.如题,既然第一个问题回答了两者有联系但关系不明确,那么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否也同样不确定呢?

其实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并不难,只要找到其他古代文献中有关于这二者的记载便可以一窥究竟了。

上博简《凡物流形》中记载了一段与五行有关的文字: 五流有行, 以东流者曰辰, 以南流者曰午, 以西流者曰秋, 以北流者曰子, 四方皆来归之[1]。 从这段话来看,这里的“五流”显然不是指水流的方向,而似乎是指五种物质或元素,因为下文出现了这些物质的名称,而且从“四方皆来归之”一句看,这五流应当是一种性质相近的物质集合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东流者曰辰”这一句话中包含了两种信息:一是以“东”配“辰”的方位次序,二是将“辰”作为东方的代表。 前一种情况较为简单,我们可以在上文提到的《逸周书·月令》中找到类似记载:“正月之朔,立春……乃命太仆命驭士,行东抵于东极,止而观朝于东门外。”可见“东至东极”这种表述确实存在且用于表示方向。 至于后一种说法,我们可以看一下《说文》中的“辰”字条目: “辰,二月,万物震旦出。……辰,震也,三月阳气动,故卯谓之辰,分而两之,故又为之震,辰,声也(按:辰既为震,则不得言声)。”[2] 《白虎通德疏·四时篇》中也引用了这一段话并加以补充:“辰者,言日月之所会也。”(按:“言日月之所汇也”当为衍文)“辰之为言,震也",此盖承许慎之说。 但要注意的是,虽然《说文》中将“辰”列为“二月,万物震旦出”之象,然而据《逸周书·时训》可知它实际上代表的并不是二月,而是在四月的仲春之际。《国语•鲁语下》也有相同记载,不过书中却将二月定为辰月。所以上述《说文解字》原文的记录其实是有所误差的,大概《白虎通德疏》中“言日月之所汇也”一语是源自《史记•历书》所记颛顼历中的内容吧。 但是不管怎么样,结合《说文》中“辰”字的其它注释来看,“辰”被用来代表东方是不言而喻的,而其中的具体原因现在已很难考证清楚了。

我们认为可以将以上的分析归纳如下:

根据上博简《凡物流形》及各种古书中的相关论述,“五时”(即上面的“五流”)分别对应着东方(寅、卯、辰)南方(巳、午、未)西方(申、酉、戌)北方(子、丑、亥)四个方位和一个中央位置。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天体的运行规律,也就是说所谓“五时”其实就是古代的“五运六气”学说。 而由于东方和太阳升起的方向一致,因此“五时的东方”便自然成为了日出之方的代名词,这样“五行”当中的“东方木”也就由此而来。

解明纯解明纯优质答主

1、“土克水”,指“土”可以克制水的意思; 2、“水木相生”,指的是水滋润木生长; 3、金生水,是指金的颗粒从水中生出来,比如淘金的过程;(这个有点牵强)

4、水生木——水滋养了树木,使它成长起来! 这里我需要补充一下常识:在《黄帝内经》中,认为肾是“其色如黑(不是黑色),精气之盛满者”,而脾则是“其色黄,津液之盛满者也”——这里的黄色其实和今天的黄色的含义有区别的。

5、水生火——水能生木嘛,因为有了木才能燃烧啊!所以古代中医们就把这样的现象用到了临床治疗上呢~ 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水可以供给氧气给木头,使得木材能够燃烧产生热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