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话多好吗?
中医讲“少言养心”,“心为神之舍”,孩子“有神”的重要标尺就是活泼、好动、善思、话多,大人能听进去、受得了,这本身就是对孩子心理的肯定和支持,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形成外向、开朗的气质。
“话多”有生理需求
许多时候孩子话多是生理需求,不问不说、一问就说个没完是这个年龄段常有的现象,比如每天跟妈妈报“班”,回家后自然会联想到学了些什么,告诉给大人是孩子记忆的过程,这个记忆是浅表的,不断地重复,形成习惯,记忆就变深刻了。
3-7岁的孩子正处在“语言敏感期”,孩子会不知疲倦地说话,为掌握新本领做准备,家长应多鼓励。
不同年龄段孩子“话多”表现
“孩子能说话时,大人就应耐心地听”,但话多的程度与孩子的成长阶段有关,3-7岁表现最明显,1-3岁、7-10岁也喜欢说个不停,但没有中间阶段更“厉害”。
有的孩子内向,也可能表现为“话多”,但与外向的孩子表现不同,内向孩子的话多往往是重复询问一件事情,问不完,家长要予以分辨。
大人耐心听的限度
“话多”是孩子学习新知识、积累经验,与成人、小朋友交流,甚至发泄不良情绪的良好渠道,家长应不厌其烦地听,如果认为孩子话太多了,首先应分析一下孩子的原因。但成人也有忍耐的极限,比如工作了一天很疲惫时,可以提前向孩子申明“我今天有点儿累,如果你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就说5句”,但家长要恪守承诺,只说5句,而不是因为自己疲惫强行打断,这样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