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属于哪个行怎么算?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还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为基础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化:如《尚书.洪范》中就有记述“木、火、土、金、水,此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后来中医五行学说在《黄帝内经》中被详尽记述。
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条件;木使万物得以生长;火为万物的光明;金属万物加以肃杀、成熟;水使万物得到滋润。
中医的五行学说用于阐述五脏之间、五脏与形体官窍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界的联系。还采用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解释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关系。在治疗上以五行相生规律来指导治疗是“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以虚证为例予以说明:比如脾虚引起的肾虚,即以脾气不足,不能滋养肾气引起肾气虚为病证,治疗时除了直接补肾,还应补脾,使脾气健旺,更有利于肾气的充盈;肝气不足引起的脾气虚,治疗除补脾外还应补肝,使肝气强盛更有利于脾气的充盈。五脏之间相克关系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治疗上以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以虚证为例予以说明:“虚则补其母”肝虚引起的肾虚,治疗时除了补肾,还应补肝。肝气充盈,更有利于肾气的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