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弱如何调理?
五行缺木
木在五行为风,东方之木,故其病发怒,喜酸,为肝,开窍于目,藏血等等。肝病不是西医里才有的说法,中医里也有肝血不足,肝阳上亢,及肝火过旺的说法。对于一些慢性肝病,中医治疗其症状是优于西医的,至少调理得当,很多症状可以根治。木为春生之象,故其病症多发于春天。
五行弱如何调理?
五行缺金
在五行为秋风,西方之金,白而清洁,多阴湿之气。故其病多咳喘,呼吸不畅,喜辛,为肺。肺在中医里为脾之子,故脾胃虚弱者往往肺也虚弱。脾胃主四肢,故肺又主皮毛,治疗多咳嗽者,当从脾及胃着手。肺病多发于秋季,其在中医上的治疗,以调理为主,不提倡过度用药,以免导致阴阳失衡而酿成他病。
五行缺水
肾在中医里为主水脏,其病多见于水液不足,不能滋养周身脏腑,而出现血肾亏虚而产生的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治疗当以补肾为先,滋补其肾水,而通其气血运行,使之周身血水充足,四肢得养而康复。肾在五行为北方之水,又为阴中之至阴,故其常有少火不足而阴寒过旺,虚寒咳嗽者多为肾水不足,导致肺失濡润所致。
五行缺火
中医学认为人的四肢九窍、五脏六腑的正常运作,全靠一身之气所推动,而气的运行靠气机的升降出入来推动,而气机又是靠心阳来推动的,故心在五行为南方之火,而心脏属阳脏,故心阳过弱者,必然出现怕冷、怕热等一系列症状。中医治疗当以回阳救逆为先,急固其心阳而救逆,使气机升降调顺,气化得当,则周身得温。
五行缺土
土在五行为中土,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及胃在中医上主消化,故而中医治疗消化不良,多从调补脾及胃着手。中医学认为,心火必须下温于肾,而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脾为心肾,上下交通之枢纽,脾失健旺,必然导致心肾交通失常,而产生诸多病变。治疗当健旺脾胃,使其运化正常,上下交通之枢纽复常,则心肾交通自然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