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介该如何发展?

娄统银娄统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如何定义“科技中介机构”,目前尚没有统一且权威的说法。 根据我们近十年的行业积累和观察,将“科技中介机构”界定为“从事信息技术咨询、技术转移与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法人单位”似乎更为合适一些 。原因在于:

1、此类机构普遍具有信息技术(IT)从业背景;

2、此类机构提供的服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并且是面向特定对象(如企业)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

3、此类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找得到人做得了事”的问题;

4、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中介服务机构,其业务具备可复制性,因此更适合作为创业公司进行孵化与培育。 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科技类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已呈指数增长态势。

据工信部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共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47804家,比上年减少8.3%。但科技中介服务业务收入达2351亿元,比上年减少0.8%,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呈现“量降额升”的发展趋势[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统计数据中包括了很多与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业务存在交叉混同的行业与企业,如研究开发与试验发展(R&D)、技术贸易与投资、知识产权代理与评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以及技术服务等企业或机构。

这些企业和机构虽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都属于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范畴,但存在的主体性质、服务的客体对象、遵循的规则原则等均有不同之处。 若单纯探讨“科技中介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回答应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催生型”——由国家主管部门审批设立并承担公共职能(提供公共服务),而市场机制则在一定的政策范围内发挥作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国家开始鼓励和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1999年,原国家科委颁布《科技服务管理办法》,对促进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科技部在1999年和2002年先后两次发布《科技服务业“十五”规划》,从宏观战略层面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中介的地位作用与发展方向。 在地方层面,很多城市和国家园区也都把发展科技中介作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以北京为例,在“十二五”时期,市政府先后出台《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中关村科学城成果转化行动纲要》等一系列政策和文件,从制度设计上为科技中介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