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人珍贵是什么生肖?
牛,这是毋庸置疑的,古代封建社会,人们总是将“忠义”二字放在首位,而牛就代表了忠义,为帝王将相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让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 牛作为六畜之首,是封建帝皇们最得力的干将,为君王们奉献出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牛在传统文化中是地位最高的动物之一。
那么为什么牛能代表忠义呢?这还得从汉朝开始说起。 汉文帝时,中央政府下令允许民间饲养牛的公民自愿将牛送到皇宫中,官府给予相应补助。百姓响应朝廷号召,纷纷把自家的公牛送进宫里。到了汉昭帝时期,出现了缺牛现象,有关部门上报皇帝,说是三辅地区(即今天陕西、西安一带)的农民养得有好些“无角之牛”(据传是指阉牛),建议调往京师以解燃眉之急。
汉昭帝批准了这一报告,并派使者前往三辅地区监督执行。这一来,那些本来应当杀掉的公牛角上竟被贴上了标签。这些特供牛的“户籍”资料被一一登记造册送至京都,朝廷每月的食谱上也多了两道用牛做的菜:一道是“烹牛法”,另一道则是“炒牛肉丝”。
除了供皇家享用外,官吏们也能分得一杯羹。当时有规定,凡因公事伤了的牛,不管是否残废,都可归官吏所有。例如,有人因作战负伤,被记功一次,其伤重到不能再战的牛可以由他领去饲养,等伤好了再上缴。不过,这样的“工伤牛”只能官员一人享用,不得私分。 东汉时,又出现了新的法规:凡是军粮中多出的米谷,必须作价卖给政府,不能私自分给部下,否则就是犯法。
这样,牛不仅是专供皇家和官吏们享用的食物,而且还是他们升迁、加官进爵的凭据。例如,晋武帝时,负责管理中央直属农场的官员由于认真工作,每年都使粮田增产五成以上,受到皇帝特别嘉奖,不但本人得到提升,他的儿子也因此当了尚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