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属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观察,认为世间万物都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而人也不例外。中医通过研究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总结出人体也存在着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 中医讲“天人合一”,这个天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天地,还是人体的天。所以,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要在体内去反映,而体内五行属性的变化也要到自然界中去寻找依据。《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记载。这告诉我们,要健康地生活就要适应四季交替,调节情志,调节性生活等。
中医还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养生的最好方法。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诊断方面 中医在诊断疾病的时候往往会参考病人的五行属性,进行针对性治疗。比如,心火亢盛的病人往往出现心烦易怒、睡眠不好、口舌糜烂等情况,我们就可以通过清热降火来恢复他的五行平衡。再比如,寒湿困脾的病人出现四肢沉重、浑身无力、胃口差、容易腹泻的情况,我们通过祛除身上的寒湿之气,健脾养胃,就能让他重新阴阳调和。
2.中药方剂方面 在中医的配伍中,常用的5种性质的药物(寒、凉、温、热、平)又各分为5类,共计25味药。这25味药物对应着金、木、水、火、土,每一味药都有它的阴阳属性。我们在组方用药的时候就要考虑药性,避免同属同一性的药物重复使用。如果药性过于偏激,我们要注意中和药性,做到合理搭配。
3.穴位按摩方面 我们除了可以通过服药来治病,还可以利用我们身体的50个穴位来进行自我调理。这50个穴位可以对应五行,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如肝火旺盛的人常常出现两肋胀痛或口苦口干等情况,我们就可以通过按摩肝经上的太冲穴和大肠经上的曲池穴来疏肝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