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理论正确吗?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挺喜欢这个问题的。 我个人认为五行的理论是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人是热爱自己的文化的,我们不会去随意否定自己文化中的瑰宝,既然如此,我们就得承认它的价值所在;再者就是很多古籍对于五行都作出了详细的论述,这些书籍有的是皇帝御用学者编撰的(比如周官),有的则是民间大家写的(比如《黄帝内经》),还有佛教传入后的一些经论著作(比如《四书集注》)等等,这些古籍对于五行都有着细致的讲解。 那么有人会问,古人没说过五行是什么呀,他们只是把金木水火土当成某种象征或者是代表自然界或者某种性状的东西而已嘛!其实这是古人用字不当造成的,古人写文章说话时候用的“行”字是一个多义词,它既可以指道路(《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吾所知,止乎昆仑之野,吾所问,止焉。’)也可以指做事情的过程或是品行(《礼记·檀弓下》:“我行其庭,不见其人。”)还可以指物质(《国语·周语上》:“铸鼎象物,百神如形。”韦昭注:“鼎像行。”)更可以指人的德行或社会地位(《荀子·荣辱》:“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存,生死度外。是故君子以义死难,小人见利忘义。”杨倞注:“行读如行书之行。”)这样一看你就会发现,古人所说的五行其实就是指五种不同的东西,而且这五样东西还经常改变它们的形态和位置。如果这还不够的话,那我就没啥好说的了。
有人又会问了,那你刚才说五行是可以转化的,怎么现在又说五行不行呢?其实,我说五行可转化是指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而言的,是说五行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不平衡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需要平衡的,如果不平衡了就需要补或泄(当然需要满足别的条件才能行之有效)。但这并不表示着五行之间的界限没有了,或者说五行之中的某一行消失了。否则的话,这个世界上的事物岂不是都要被归到五行中去了吗?难道一个事物同时属于两个乃至多个五行之中吗?显然不是这样的。所以五行还是有着严格的界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