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均衡的人命好吗?
“五行”是古代中国基本哲学思想之一,用来说明世界的构成以及变化,并用来解释社会上各类事物发展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五行学说最早见于我国远古时代《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后来发展出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说明天道运行的规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以及世间万物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规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等等。
那么,什么是五行均衡呢?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了,就会出现病痛等生理现象。比如说肝旺时就会影响到脾,导致脾虚;反过来,脾虚又会引起肝郁血亏等问题,这就叫作“克泄太过”或称“反克太过”,需要加以调理。反之,如果一个人生来就是五行齐全的,那么他的身体也会比较健康。因此人们常说“五行均衡”的人才是好命,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从上面可以看出,只有金和水才能相生,其他三者都是相克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五行中缺少了某个元素就会造成其相应的不平衡状态,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乃至人生命运。所以人们常把缺什么补什么当作一种调整人体平衡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 根据中医理论,当身体内某一种元素的失衡会导致身体出现相应的病变症状,比如肾阴虚的患者会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肾阳虚者则有畏寒肢冷甚至早泄阳痿等问题。 所以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调养,以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不过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而已,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从日常生活做起哟! 所谓的“五行均衡”并不是绝对的,它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根据中医的说法,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具有所有的五行成分,因为那样的话就会导致体内阴阳不平衡从而产生各种疾病。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必要去追求完全意义上的五行均衡体质。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