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相看五行属什么?
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用“虚岁”来计算一岁中的“出生年”与“本年”的次数。 比如一个人出生在甲寅年(虎年),到丙辰年(龙年),过了两个春节,虚岁就是三岁了。如果这个人出生在己未年(羊年),到公历2014年3月5日立春前的正月初五,虚岁就是七岁了。以此类推。 但实际上,这种虚岁计算方法并不准确,只能算是一个大概的值。因为人们通常以为,一个农历年度都是从春节开始至下一个春节,也就是从立春到大年初一,这样算下来正合适。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
以农历乙亥年腊月二十五出生的婴儿为例,到了下一年的正月半,即阳历2月18日,其实才刚刚四岁生日;而到了农历甲申年二月,这个婴儿实际周岁应该是2周半;到了三月,才是四周岁(参见附图)。所以虚岁应该减去两岁,为二岁。 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把公历和农历的日期分别记下来,到次年对应之日对照,即可得出确切岁数。
不过,由于古代没有记载日历和公历的工具,因此只能用简单而又不可靠的“虚岁”来代替。但这种计算方法却流传至今,并成为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以至于不少人会用“生肖”和“虚岁”来粗略估计自己的“五行属性”。 殊不知,这种算法是很不准确的,而且差之甚远。
那么,正确的计算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出生时刻,已经确定了“天干”“地支”这两个信息。 而“天干”“地支”又分别对应着“五行为啥”的“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基本元素。也就是说,在出生的那一刻,我们的“五行”已经定型了。至于“姓氏”所带来的“五行”影响,那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这就是所谓的“生辰八字”。它是由出生年份、月份、日期和时间组成的八个字。每个字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每个月又有“十二节气”,每一节气又有“十候”,每一候都有相应的“物候”现象。这些“时间”的组合,就像指纹一样,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推算“生辰八字”的细致之处。 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公元纪年,其实是“西元”,是由意大利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里格斯于16世纪提出来的。它把“冬至点”作为基准点,划分出“寒暑表”,认为温度每升高1度,就表示时间前进1天。虽然这种方法让时间和公历有了一定的相关性,但由于地球公转周期并非完全等分一年四季,因此这种相关性是有一定误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