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世界杯有双打吗?
1980年,国际乒联为了刺激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将球改为40+大球,并修改了比赛规则;为适应新球,各国纷纷改进打法,其中突出的是“旋球”打法的诞生(这种发球的旋转力度很大,使小球产生强烈下旋)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削球打法(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削球来防守)。
这两项改变使得乒乓球从一项技能型运动转变为技巧性运动,进而促使运动员个体能力的差异被进一步放大,成绩的不稳定性也大幅增加,偶然性大大增加——这一变化正好为外国选手的抢班夺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983年的第37届世乒赛上,新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诞生了!她就是首次参加比赛的倪夏莲(上海)。当时她连过邓亚萍、乔红等国内好手,在决赛中战胜曹燕华获得女单冠军……这个冠军既是中国女队在世乒赛上的第一个奖杯,也是对新时期中国乒乓球影响最大的一个冠军。她的夺冠除了自身实力外,很大程度上也得感谢新规则的“厚爱”——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对瑞典球员贝基.伯格森,她打了整整七局,最后决胜局以25比23险胜;而在半决赛对德国选手海斯勒姆,她又打了五局,最后是双方打到36平时,凭借对手的失误才艰难取胜。
可以说如果没有新规则的“加持”,别说拿世界冠军,能不能打进决赛都是个未知数! 后来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上国外人才的不断输入,国手们越来越能够与外国球员一争高下了,像邓亚萍、王楠、张怡宁等人更是实现了大满贯,但能够像倪夏莲这样靠新规拿到世界冠军的却是再也没有出现过。